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6节 (第1/2页)
??朱允炆临朝,抛出了这份不起眼的广州奏章,对众大臣说道:“广州来报,阳江、广海、新宁、吴川、遂溪等地,有海匪众,扰我国土,杀我百姓,广州上书求援,不知诸位大臣如何看?派谁去平乱为上?”
??第十九章 动用大国公打小海匪
??朱允炆一席话,让内阁大臣瞬间懵了,一个个大眼瞪小眼。
??郁新、张紞、解缙是看过那份奏报的,内容好像,大概,应该,不是皇上说的那么严重吧?
??人家说的明明是:
??沿海诸地,海匪常有出没,少则数人,多则数百,滋扰不休,广州都指挥使司率军士三千,转战阳江、广海、新宁、吴川、遂溪等地,以死三十,伤五十的代价,灭海匪五百。
??这应该说是报功的文书,怎么到了皇上嘴里,竟然成了求援的文书了?
??莫不是,有什么玄机?
??解缙心思灵活,眼睛一转,便明白了皇上的心思,高声喊道:“皇上,广州乃大明南面门户,不可丢失,臣以为,非重臣不可胜任。”
??“哦?”
??朱允炆满意地看着解缙,这个三大才子之一,果然名不虚传。
??“解卿,你认为谁可担负此重任?”
??朱允炆含笑问道。
??解缙张嘴就想说出来,但突然意识到了,这个名字自己说出来的话,很可能会惹麻烦。
??虽然自己已经入阁,但毕竟根基尚浅,和那些强大的勋贵比起来,明显不足。
??解缙施礼道:“皇上,此事可询问吏部。”
??朱允炆淡然一笑,清楚解缙看穿了自己的心思,也清楚解缙这是在耍滑头,却不介意,将目光看向齐泰,问道:“齐卿,你认为谁可担此重任?”
??吏部,有推荐人才的职责。
??吏部尚书齐泰出班,喊道:“臣认为安陆侯吴杰可担此任。”
??朱允炆皱眉,说道:“安陆侯在浙江练兵,兼顾海上防务,恐怕走不开啊。”
??“那江阴侯吴高……”
??“吴高最近身体不好……”
??“都指挥史顾成……”
??“顾成朕另有安排,不妥……”
??齐泰接连举荐了数人,都被朱允炆挡了回去。
??齐泰也不是傻子,这个时候再想不出来弯弯绕绕,就白在官场混了。
??明显的,皇帝心里已经有了人选,但碍于皇帝身份,不能自己说出来,所以才让臣下举荐,解缙不想说,才把皮球踢给了自己啊。
??可齐泰迷茫,不知道皇帝想坑谁啊,总不能让燕王去吧?
??打了个哆嗦的齐泰,小心地看着朱允炆,朱允炆微微将头侧向武将勋贵一方,齐泰侧过头看了过去,皇上似乎在看魏国公徐辉祖啊。
??不对!
??徐辉祖此时正在训练京营新军,定然走不开。
??那还能是谁?
??齐泰猛地瞪了眼,吞咽了下口水,定了定神,高声呼喊道:“臣认为,此事关系国泰民安,需以雷霆之师,彻底绞杀海匪,能担任此大事,开我大明南征太平者,非曹国公不可。”
??正在打瞌睡的李景隆听闻自己被点了名,陡然打了个哆嗦。
??昨晚上酒喝太多了,没睡好。
??刚刚该不会出现幻听了吧?
??就在李景隆有些找不到北的时候,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,说道:“齐爱卿所言甚是,此乃朕登基以来第一战,需确保万全,一扬我大明军威,二护我大明疆土,三安我大明国民!不可不派一位重臣!既然如此,曹国公!”
??“臣在!”
??李景隆连忙出班施礼。
??“朕任命你为镇南大将军,李增枝为总兵,徐增寿为副总兵,李友、徐宏、陈越……八人为参将,明日起,奔赴广州,与广州都司一起,铲平海匪,护我大明!”
??朱允炆站起来,威严地喊道。
??不容商议!
??不容质疑!
??朱允炆的命令,让李景隆如五雷轰顶,木然地谢恩领旨。
??大殿之内,众官员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??动用大国公打小海匪?
??广州海匪有多严重?
??这个阵仗,是不是太给那些海匪面子了?
??难道说,广州已经彻底沦陷了?
??没听说啊!
??“皇上,臣认为国公乃是帝国栋梁,中流砥柱,不应轻易动用。广州虽有海匪祸乱,只需出动一方都司,或一位侯爵,足以戡乱。
FF
X .